75、第 75 章(1 / 2)

“臣谢过皇上恩典。”从王全手里接过圣旨, 姚平远神情无疑有些惨淡

说起来皇上对他还算优容,那么多奏折弹劾之下, 圣旨上虽然措辞严厉,可不过是罚了三年俸禄并责令他在家反省罢了,怎么看都有些高高拿起低低放下的意思。

更甚者,还送过来不少珍稀药物。

可也因为这个,让姚平远更加愧疚

姚家人自来以为国效力为第一要务,结果他却因为家事累及国事,给大楚带来了这么大的损失。

“侯爷且安心养病, ”看他神情晦暗的模样,王全也是心有戚戚然

这几日皇上心情可也糟糕至极。

本来皇上准备但凡姚平远回京, 就要把姚县君和六殿下的婚事提上日程,成亲或者可以往后放放,却是要及早把名分给定了。

怎么也没有料到姚家竟然会出这样的事。

眼下姚平远可是众矢之的, 犯了如此大错之下, 皇上要是再赐婚,无疑太过不合时宜, 不管是姚家或者皇上,都难免会受人指摘。

没办法, 隆盛帝只得又把写好的圣旨束之高阁。

彼时盯着那份圣旨, 万岁爷愣是颇有怨念的瞧了个吧时辰。这几日可不是心情正不爽的厉害呢

甚至还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姚平远拉出去胖揍一顿才好。

当然这话, 王全自然不会说

“皇上说, 侯爷这些年为国为民, 当真是殚精竭虑,如今正好好好歇一歇,将养身体, 不能奔赴沙场,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可也是人生乐趣”

没想到隆盛帝连这个都替他考虑好了,姚平远已是感动至极

皇上日理万机,却还要对他这个有罪之人百般开解,真是受之有愧啊。

那边王全话题一转,却是又回到了舜华身上

“至于说小辈的婚事,侯爷大可不必牵肠挂肚,这天下间,大家的眼睛亮着呢,必不会因为一家荒唐之言,就妄加猜度皇上说了,姚县君的婚事包在他身上”

“这样的小事,怎么敢劳烦皇上”姚平远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想拒绝。

“万岁爷是重情的人,这些年,侯爷做了什么,万岁爷心里啊,都跟明镜似的”王全的恭维话,不要命的往外撒,“万岁爷说了,侯爷您是大楚的功臣,即便伤着了,不能再上战场,可依旧是功臣不是侯府的事,皇上他老人家上心着呢”

皇上可不早就寻思好了,姚舜华注定是要嫁入皇室的。

“也就是眼下有些不合时宜,再等些日子,皇上说不定就会赐婚了”

会特意提个醒,也是王全想要卖姚平远个好

镇国候往后会有怎么样的造化不清楚,可姚县君的福分却是大着呢。

以王全这么多年的经验,放眼整个朝堂,包括后宫那些金枝玉叶在内,就没有哪个跟姚县君似的,让皇上看的这么重的。

会对秦鸿益大发雷霆,恨不得一脚把人踹死,可不也是因为秦家老是打姚县君的主意,把皇上他老人家给气着了

别看姚平远是姚县君的亲爹,可真是婚事上昏了头,敢自作主张,怕是下场也不会太妙。

皇上这么看重姚家吗

姚平远感激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四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要说姚平远不疼舜华是假的。

再有常年身在边关,疼爱之外,就更多了份沉甸甸的愧疚。日常里可不是经常教育几个儿子,既要好好孝顺教养他们长大的江氏,也要多疼爱唯一的妹妹。

再不料结果竟然是他这个当爹的,差点儿害了唯一的女儿。

本来若然镇国侯府依旧能和从前一样风光,女儿想要找一个如意郎君,自然不在话下。

可结果,他却是犯了大错

家里不曾婚配的,也就下面三个孩儿,姚子澜并姚子冉婚姻大事,他倒不放在心上。

男儿吗,即便靠不上家里,可靠着他们自己,也能一刀一枪拼出一份功名来。

反倒是舜华

这自古以来,哪个女孩子婚事不是要仰仗父兄的荣光结果眼瞧着女儿到了适婚的年纪,他却摔了个大跟头。

至于说之前好容易千挑万选,给华姐儿选的秦家子,事实证明,却根本是他眼瞎。

再有秦家居心叵测,故意把事情闹大,这会儿说是满城风雨都不为过。

这几日妻子江氏可不是一直愁肠百结,担心女儿的终身大事会有蹉跎。

倒不想,皇上竟是连他这个难处都想到了。

送走了王全,姚平远精神明显好的多了。

府里其他人听说旨意下来了,对姚平远的惩罚也就是罚了三年的俸禄,提了这么久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江承佑更是直接大包大揽的表示,没了俸禄算什么大不了的,这几年姚家的花销,他包了。

这么多年第一次回侯府的姚平君也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银票,直接塞给了舜华

“姑母来的匆忙,也没给你准备什么好东西,这点儿银子你拿着,想要什么了,自己去买。”

姚平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大哥你说笑了,何至于到了这个地步”

倒是姚平君塞得银子,姚平远没有拒绝,示意舜华收下

“你姑母的一片心意,你且拿着吧。”

舜华也明白父亲的意思,笑着接了过来,又给姚平君磕了个头

“谢谢姑母。”

“好孩子,说什么谢,你不嫌弃就好。”姚平君忙扶起舜华,神情局促之余,更有些百感交集

她从小性子烈,最是受不得半点委屈。每每因为母亲,就对周氏横眉怒目,等离府别居,更是连唯一的兄长也恨上了。

及至后来,周氏想要插手她的婚事,让她嫁给娘家侄子

当然,这会儿姚平君已经知晓,周氏所谓的娘家侄子,根本是亲儿子。

姚平君平日里最厌恶的人就是周氏,又如何肯如了她的意

到底说服母亲,瞒着侯府上下,嫁了现在的夫君。更在姚平远闻讯赶过去时,直接放言,她不稀罕姚家一草一木,这辈子也不想做什么侯府的大小姐,要是姚平远还念及兄妹之情,那就让她把母亲带走就好,其他的一概免谈。

眼瞧着木已成舟,姚平远也无可奈何,送她离开时,塞了十万两银票过去,说是给她的嫁妆。就是继母要跟着离开,也没有阻拦

姚平君那会儿也隐隐察觉到,之前怕是误会了兄长。却是并不后悔,哭了一场后,带上母亲决然离去。

用姚平远给的十万两银子,在婆家附近,给母亲买了大宅子,又典卖了几个旺铺,只说是娘家给的陪嫁。

好歹在婆家站稳了脚跟,和丈夫感情也颇为相得,就是母亲最后的日子也是过的平静快乐。

这么多年了,不是没想过侯府娘家,却是又很快抛之脑后,甚至姚平君觉得,她这辈子大概率都不会回侯府那个伤心地了。

再没想到有生之年,还有重新站在这里的一天。

“都是自家人,说什么嫌弃不嫌弃的。”姚平远眼睛也有些湿润

妻儿之外,他最对不起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妹妹姚平君。

明明也是侯府嫡女的身份,最后却嫁了个商家子

曾经姚平君决然离开时,姚平远又是难过又是觉得妹妹胡搅蛮缠不争气,眼下想来,分明还是他这个做哥哥的不称职。

“你的院子还在,你嫂子已经让人去收拾了,今儿个就住下”

“对了,你既然到了京城,妹夫可是一起咱们一家人好歹也算团聚了,索性就把妹夫请来,大家也认识认识”

这么说着不觉就有些心酸,妹妹的夫家人,今日竟是才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