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隆盛帝过来时,瞧见的可不就是这样一副两两对峙的局面
脸色明显就阴了一下
这些混账东西,还真就不肯消停了。
实话说,隆盛帝看不上林国公这些人已经很久了。总觉得“尸位素餐”几个字,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只皇帝大去时,留的有遗诏,要求后代儿孙,必要厚待当日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以及他们的后人。
那会儿皇帝应该是想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兄弟们的后辈应该也是国之栋梁。
可事实上却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早不是那么回事了。也就如镇国侯府、东阳侯府等几个少数勋贵家庭,还能承袭乃祖遗风,为国效力。
至如林国公那样的,早就在富贵窝里磨灭了身上所有的才华和能力,站在朝堂上,根本就和滥竽充数差不多。
隆盛帝对他们的不满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心中不喜,不愿被捣了脊梁骨之下,便也就只能捏了鼻子忍着,想着只要这些勋贵们识抬举些,老老实实做他们的吉祥物,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谁想到这起子混账,还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即便他之前对萧恪多有忽略,可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萧恪依旧是龙子凤孙的事实。
结果这些人倒好,竟然把他隆盛帝的皇子看的还没有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儿子尊贵。
让他们陪着下聘,是多有脸面的一件事啊,一个个的,竟是和自己这个当皇上的欠了他们多少似的。
还真是给他们脸了
也就是瞧见姚平远以及站在他旁边的萧恪时,脸色才好些
姚平远这个地上的亲家自然比不得天上的亲家尊贵,可也是亲家不是
再者大楚能有今日兴盛局面,姚平远这个前任大帅,也确实功不可没,尤其是对比着林国公等人
这般心思之下,隆盛帝刻意忽略了一副满脸都写着“我委屈,快
来问我”的史煜明等人,却是在姚平远身边停下脚步,声音和蔼
“姚爱卿身体可是大好了见到爱卿,朕心甚慰。”
“多谢皇上挂念。”得隆盛帝这般慰问,姚平远很是感动,“臣身体已然无碍,但凡朝廷需要,平远随时可以重返战场,为国效力”
听他这么慷慨激昂,史煜明等人纷纷嗤之以鼻
腿都没了,还重返战场,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万岁爷可是最讨厌这样口出狂言的
之前林国公,不就是因为在隆盛帝面前夸下海口,说什么要为大楚“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
然后一转眼,国公的爵位就被摘了,送给儿子戴了吗
想来犯了忌讳的镇国候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他们这边一门心思的等着看镇国候的笑话,不妨隆盛帝不但没有发火,还拍了下姚平远的肩,连说了三个“好”字,心情之愉悦,简直溢于言表。
史煜明等人面面相觑之余,心里的邪火一股一股的往外拱
同朝为官这么久,大家也算清楚隆盛帝的性子,甭管心里怎么想的,表面上却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的。
结果今儿个倒好,竟然这么着区别对待
都能把皇上哄成这样了,他姚平远还能不是奸臣
“瞧瞧这些家伙,眼睛都绿了”江承佑跟在姚平远的轮椅后,不屑的道
勋贵之间,祖辈或者亲如兄弟,可到了他们这一辈,大多已经相去甚远。
勋贵中绝大多数,都和林国公府一般,早已经荣光不再,也就是靠着老祖宗留下的那点儿祖荫吃老本罢了。
至如东阳侯、镇国候这样后辈子孙有出息,不但保住了祖上荣光,还能更上一层楼的,则是少之又少。
不过所谓“鸟有鸟道,鱼有鱼道”,林国公等人虽然自家子孙不争气,却很懂得合纵连横之策,比方说他们会有意让家族中女孩子,和寒门出身前程远大的读书人联姻,姻亲多有能人之下,倒也颇有几
分风生水起的气象。
甚至对镇国侯府这样的,还颇有几分看不上
都什么时代了,依旧只会逞勇斗狠,还真是食古不化
同样的,姚平远江承佑这些人,可也看不上他们。
只是从前,姚平远忙于军务,不和这些人一般见识罢了。现如今骤然对上,又如何会把这群人看在眼里
听了江承佑的话,微微一哂,傲然道
“待会儿,他们眼睛会更绿。”
谁让他们家的小孩就是有出息呢
一行人各怀心思,先后步入大殿,又分成文武两班站好。
王全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刚落音,侍御史张元已经捧着奏折在御前跪下
“启禀皇上,臣有事上奏。”
“臣张元弹劾六皇子萧恪三大罪状第一条,滥用职权,辜负君恩第三公器私用皇城司本是皇上交到六皇子手中,用以监察百官,惩治不法,结果六皇子却因一己之私,排除异己,中伤大臣,更甚者插手重臣家事此风不止,众朝臣何以在朝堂上立足臣请万岁爷严惩六皇子,不然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张元话音一落,又闪出十多个文臣
“臣附奏”
“六皇子此风不可开不然,必会贻害子孙,危及大楚万世江山”
“如此辜负皇上信任,如何还能令其端居高位六皇子不惩治不足以安天下”
一片叫嚣声中,一个三十许中年文官声音尤其高亢
“臣亦附议除此之外,臣还要弹劾镇国候姚平远,飞扬跋扈,纵容其女荣安县君公然打折家中奴仆双腿如此狂妄小人,臣耻于与之为伍”
众人抬头看去,却是裘正则
可不正是前礼部尚书秦鸿益的小舅子
看大家视线都看过来,裘正则头昂的更高
自打姐夫被逼出了朝堂,裘正则可不是恨毒了姚家
所谓墙倒众人推,眼瞧着局面几乎是一面倒的形势,这么多人站出来把矛头指向萧恪
和姚家,裘正则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要说整个姚家,他最厌憎的,当然还是外甥秦敬云求而不得的姚舜华,既然连六殿下萧恪并姚家家主姚平远都难以独善其身,那再加上个姚舜华,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正这么想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怎么万岁爷瞧过来的眼神,这么狰狞那模样,好像是要吃人似的
殊不知隆盛帝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会做主出继史煜明次子史邵元,除了萧恪的原因之外,还和史煜晟有关
已经做到一省布政使参政的史煜晟是隆盛帝的人,一向深得隆盛帝看重。前些年史煜晟唯一的儿子夭亡后,隆盛帝还关心过史煜晟嗣子的事,听史煜晟的意思,他们夫妇其实都很喜欢侄子史邵元。
可偏偏史煜明心目中只有他自己和长子
兄弟生不出儿子不是正好吗,以后留下的所有东西都是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