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2)

世家再醮记 华飞白 2853 字 4个月前

崔简用力地点点头,将剂子里包满了芋头泥,却怎么合都合不上了。他皱着眉头想了想,悄悄从旁边的抹茶面团上撕下一块面,再度裹了上去。最终,他做的每一个抹茶饼都足足比旁边那些正常大小的圆润了一倍。

王玫、晗娘、昐娘发现了这些圆胖的抹茶饼,禁不住笑了起来:「你这抹茶饼,吃一个恐怕就饱了罢。」

见他仍然意犹未尽地想继续,王玫便又道:「大夏天的,这样的甜食也进不得太多,糯米又不好克化……」发现小家伙用乌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过来,她心里软绵绵的,於是叹道:「罢了罢了,你想做多少都行。若是家里人一时吃不完,便让人快马带回去孝敬给你祖父、世父、阿爷,如何?」

崔简笑眯了眼:「我想把这个抹茶面团都做完。」

「做罢。」王玫索性洗净了手,不再亲自动手,只在旁边看小家伙们做,「晗娘、昐娘做的,我也会教人带回去给阿爷、阿娘、阿嫂尝一尝。」

於是,小家伙们做得更起劲了。

而厨子厨娘们又向王玫确定了午食的食单,便接着在灶间忙碌起来。夏日的厨下格外炎热,里头的众人都挥汗如雨。做完了抹茶饼后,王玫便带着孩子们回到小楼里洗浴更衣。而后,她让崔简提着自己做好的抹茶饼,去向郑夫人、真定长公主问安。

尝到孙儿做的抹茶饼,郑夫人自然只有高兴的,将崔简搂在怀里揉了又揉,疼爱至极。真定长公主赞他孝顺,但也说郎君们若想孝敬吃食,大可做鱼脍、炙肉,煎饼、蒸饼之类应是小娘子们更为擅长。崔蕙娘、崔芝娘因笑道,六郎将她们该做的活计抢了过去,她们也只有在夕食时再献上几道亲手做的美食了。崔笃、崔敏、崔慎几人自知做鱼脍的技巧尚有不足,便都说夕食时,他们要做炙肉孝敬长辈。崔滔自然便主动揽过了做鱼脍的差使。崔会依然没有任何存在感,在接过崔简给他的抹茶饼后,眼睛也笑成了月牙状。

经过一上午的沉寂之后,崔家众人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和乐融融。

许是几乎所有事都已经定下来的缘故,真定长公主与郑夫人都显得十分轻松;小郑氏因儿女都在身边,也笑得格外开怀;崔英娘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康健,清平郡主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李十三娘怀了身孕,崔滔又在身畔,更是散发着幸福的气息。便是王玫心中知道,或许很快就会生出变故,风云突变祸起萧墙,在这种氛围中,也不由自主地觉得又愉悦又安宁。唯一的小遗憾,大概便是暂时与崔渊分开了。

如此,在小园林中歇息了几日后,崔家众人才驱车离开,继续前往山居别庄。

循着南山山脚一路北行,绕过南山北麓后,眼前便出现了阡陌相交、鸡犬相闻的田野。因冬麦早已经收割,田地里又种上了些菜苗,望过去时便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许是得知主人家要过来,顶着烈日辛勤耕作的农人们都避得远远的,只有庄头殷勤地过来引路。

马车、牛车绕过农庄,顺着夯实的泥路一直行到山坡脚下。而后,内眷们都换了檐子,由健壮的仆妇抬着上山。王玫下了马车,抬首望去,见眼前不过是几座长满了森森古树的幽静山坡,徐徐没入林中的青石台阶也休整得不错,便笑道:「许久不曾登山赏景了,倒是正好四处走一走。」

日头已经偏西,早过了最炎热的时候,丹娘便捧了遮阳的帷帽过来:「奴陪着九娘一同走罢。」正要上檐子的晗娘、昐娘略作犹豫,对崔芝娘道:「姊姊先上去,我们陪着姑姑。」崔简、王旼手牵着手,也跟了过来:「我们给母亲(姑姑)领路。」

王玫戴上帷帽,兴致勃勃道:「走罢。若是累了,咱们再坐檐子。」

崔笃、崔敏、崔慎三人本便打算登山,见状便护在他们身后。一群人有说有笑地上山,仆妇们则抬着空檐子跟在后头。

山路并不崎岖,在茂密的森林中穿行,时而上行、时而下坡、时而直行、时而弯曲。山路两侧,除却葱茏的树木藤萝长草之外,更隐约传来鸟鸣宛转、溪水潺潺之声。时不时有鸟兽受惊而起,或扑棱翅膀飞走,或带着野草扑簌响动,或在树梢间跳跃不见,野趣盎然。

行了不多时,王玫与孩子们尚未觉得疲惫,便瞧见山路尽头矗立着一个古朴的院落。那院落依山势而建,前头的院子立在平整的石台上,后面的楼阁则渐次起於山坡之上。十几幢楼阁大小形制都不同,或伴在山石边,或隐於林木后,彷佛捉迷藏的孩童一般,颇具趣味。直至山坡最高之处,还修了一座小佛塔。

尽管这座山居别院论大小与樊川的园林相差彷佛,但孩子们眼中都闪烁起了愉快的光芒,显然更喜欢这里。这时候,无论是心里一直挂念着《兰亭序》的少年,还是紧张兴奋、期盼多时的孩童,心情大抵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