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2 / 2)

国子监手也挺快,立刻就向秀才试中前十名发了录取书,邀请他们到国子监继续攻读课业,以备科举之路能再有较获。

不过,穆然几人不打算去国子监读书,他们一直在官学读的,对官学的同窗先生更熟悉,故而还是想留在官学就读。

欧阳祭酒十分不满,亲自去找齐尚书说此事。齐尚书道,“在哪儿读都一样。这读书么,他们既愿意留在官学,在官学也无妨。正好空出名额给想去国子监的廪生。”

欧阳祭酒道,“自来朝廷规矩,廪生优异者要到国子监就读的。”

“不用在意史太傅说的什么未来的宰相,天下俊才多了,不差一人,不差两人,不差三人。你是国子监祭酒,将梧桐树栽好,还怕没凤凰来。”

欧阳祭酒气的要死,“关键前四名谁都不来!这也太高傲了。”

齐尚书斟一盏茶给他,“那你说,还能把人强抢过来。第一第三第四都是官学生,第二名的唐家小子怕没空,我听说安国公府这一月就请了好几趟御医。”

欧阳祭酒茶都吃的没滋味,不由长叹,“不知唐祭酒若在,会如何应对?”

齐尚书心说,要是唐祭酒么,我兴许给他出个好主意。

不过你么……白馆长明显不是善茬,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小甜菜,能叫你随随便便叼锅里去?

欧阳祭酒难以找到同盟,因为在哪里读书真的是学子自由。原本白馆长在朝无文官援手,可近来白馆长与亲大伯史太傅关系有所缓和,那穆案首又被史太傅招为孙女婿,他若一定要在官学读书,欧阳祭酒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

同样失落的还有郢王,郢王看荣柒秀才试考的好,颇想荣柒去宗学就读,也给宗学提升些名声啥的。

然后,不出意外的被荣柒拒绝。

对此邀请,荣柒的感觉只有一个:郢王叔莫不是脑子有病吧。

秀才试俊才辈出,连帝都的书市都热闹不少,向学之风更胜往昔。

荣烺偶然听史太傅提起,就约了齐尚书休沐日一道去逛书市,他还没去过书市哪。

齐尚书道,“那边儿是因做书画古董生意的铺子颇多,且逢十允书商在外摆摊做生意,时间久了,人们便称那边为书市。我有空常去,既然殿下想去,那就一道。书铺掌柜到我府里说,他寻到一卷前朝孤本,请我过去赏鉴。”

荣烺兴致极高,“正好我也一起赏鉴赏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