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燕桂传芳啊,张家一门三代忠良,祖辈便是理工男张五典,张铨和张凤仪父女更是大明的英烈,张铨还有一子,名张道濬,同父亲张铨一样,死於抗击清军的战场。
张凤仪,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兵部尚书,哥哥张道濬为都指挥佥事。
而张凤仪本人更是极为骁勇善战,三战窦庄,力敌起义军十六万大军,可见一斑。
与马祥麟婚后,夫妻二人为大明披肝沥胆,沙场之上可谓是纵横睥睨,几乎续写了马千乘和秦良玉夫妻双双上阵,沙场无敌的一代佳话,而且说起来他们夫妻的故事比秦良玉夫妻的故事更为悲壮凄美。
话说二人成婚数年后,起义军波及到了华中和西北数省,崇祯不得已四处分兵,张凤仪也因此和马祥麟分兵剿匪。
山河动荡,国无良将,让得她一介女流一直疲於征战,最后仅率五百骑兵孤军深入敌群,被王自用设伏,凤陨侯家庄。
再说张凤仪牺牲后数年,在湖广襄阳,秦良玉唯一的儿子马祥麟面对百倍的大西军血战身死。
而马祥麟牺牲前给母亲的那封绝笔信,更是令人读后无不扼腕垂泪。
信中马祥麟说:“儿发誓要与襄阳城共存亡,望母亲大人不要挂念儿子的生死。”
而作为马祥麟的亲生母亲,秦良玉接到儿子的绝笔信后却没有落一滴眼泪,反而是回信鼓励自己的儿子说:作为我的儿子,就应该这么做。
“好好,真吾儿。”
做得对,这才是我秦良玉的儿子!
英雄的家教,自然没有什么私心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
而秦良玉这次勤王广西,路上再次踏上的贵州的土地,是她唯一的弟弟秦民屏将星陨落的地方,秦民屏数年前牺牲於平叛奢崇明余部的战斗。
秦民屏的牺牲,是因为贵州巡抚,号称三台阁名将之一,人称王大将军与敌接战时丢下了秦民屏的人马,自己怯战先逃。
主将不战而逃,把秦民屏扔在了敌人的埋伏圈里,一代将星岂有活命之理?
王三善死后也是諡号忠烈公的,却是在这一战中很不光彩,丢尽了为他鼓吹的文官集团的颜面。
本来作为主帅的王三善,在这场战役中便不是什么主角,他麾下能有秦民屏这样的悍将本是一件幸事,平叛战役也正因为有秦民屏,开局也异常顺利。
开战之初,明军其余部队怯战不前,秦民屏独自率领四千石柱军,一路攻击前进,先是在大方大破叛军,又打了多次胜仗,原本这是个大好的局面,明军后续部队蜂拥而至,起义军溃败,英雄凯旋。
却是没想到他在凯旋而归的时候中了叛军的埋伏,王三善见势不妙率先跑了,秦民屏壮烈牺牲,战死后却仅仅被追赠为都督同知,逃兵王三善死后还有个諡号呢,秦民屏连个諡号也无。
王三善之所以生时被称作王大将军,三台阁名将,死后追封諡号,是因他是文官集团的重要成员,文官集团鼓吹他,便是在鼓槌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