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玄机
追杀吴霁的锦衣卫战死被俘在了路上,吴霁做梦也没想到真的成了扬州知府。
相比於岳州,在扬州做知府绝对是一顶一的肥差,只是听闻郑家军兵败淮安,扬州刚刚收复,又变得岌岌可危,吴霁内心不安,做了几种打算。
史长歌已经因功升任指挥使,作为目前扬州的最高指挥官,她势必要死守城池。
部分物资被她运送到了城北的梅岭,望着那座埋葬了史可法衣冠塚的山丘,史长歌内心有着无法言喻的滋味。
史长歌把扬州防御放在了城池和梅岭高地两处,前方战场要随着大运河向南移动,扬州则是明军在江北的最后阵地。
淮扬大会战的序幕正在一点一点的拉开。
日西归,月下的运河,夜阑人静。雁北回,风畅云飞。
这个春天,天浪於武昌东下,来到了九江,并也受到了淮安战败的战报。
天浪拿着战报给李元胤看,读过战报,李元胤认真的想了一想,起身施礼道:
“皇上,以往明军所依仗者,火器、坚城,然而经过历次与清军的战斗所证明,火器与坚城都有诸多弊病。
如果策略得当,我明军依靠火器和坚城尚可以守成。
可是火器之於野战,面对清军骑兵高速的冲锋以及他们比我们坚强的战斗意志,实难有什么胜算,更何况如今明军在火器方面与清军比较起来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在过去的战例中,清军往往依靠与明军正面缠斗、侧翼偷袭、断我粮道,便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我军想要取得对清军攻势上的胜利,首先要确保后勤的供应,其次要找到同清军野战时能够取胜的战法。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想要夺回中原、华北都绝非易事,何况进取辽东呢?”
天浪认真的想了想后说道:“元伯所言以往明军之积弊,可谓中肯。
就目前而言,我军发展装备的重点也从来没有放在火器上面,而且过去的明军在面对清军作战时,往往是处处防守、处处挨打。
这其中也有大明的君臣需要顾忌的得失太多、国土也太广的缘故。
而今却是清廷的土地太广,我大明又不想偏安一隅。
我们有陕西居高临下的地势、又有黄河天险可以作为屏障。
在陕西一省便屯兵数十万之巨,在那里,我们隔着黄河威胁山西、占着潼关威胁河南。
刘文秀在陕西,就像是一根毒刺,令多尔衮如芒在背。
如果多尔衮想要拔掉陕西刘文秀的这根毒刺,他至少需要牺牲十余万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不保证在我江南明军北援之前他的牺牲能够换回成果。
只要陕西在我大明的手中,只要陕西有几十万的明军在,多尔衮想要攻打长江以南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将顾此而失彼。
可面对我大明在长江上游弋的强大水师,他就算冒险南下又能胜算几何呢?这显然都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