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吃空饷的王千总(1 / 2)

村道上的雪被勤劳的村民打扫的干干净净。

罗云躲到老宅,无聊的听着罗母对着她的宝贝儿子絮叨。

估摸着饭菜差不多熟了,就领着罗小弟回家吃饭。

进门就看到陆续来家打探消息的村民。

七太爷也顾不上寒冷,由他的大儿扶着进了东屋,长辈们都围坐炕上。

年轻一些的就围坐火炉边上。

七太爷发话让几人把饭吃了再来唠嗑。

几人也顾不上客气,实在是太馋热乎饭菜,一路上都没能好好吃上一顿热乎饭。

迅速吃过饭,李向东才开始汇报工作。

简单的说了说顺利购粮和路上的行程。

才又说:“我们在县城打听到飞雁关被破,恐怕村里也会不安宁,各位长辈,您们说说该如何是好?”

众人正沉浸在粮食顺利到手的喜悦中,便被这个信息震懵了。

七太爷到底见多识广,沉思片刻道:“大顺建朝以来,飞雁关还从未被攻破,怎么”

有心急的年轻人忍不住插话道:“那怎么办?这日子好不容易才有点盼头。”

七太爷就瞄了他一眼。

年轻人缩了缩脖子禁声。

七太爷接着说:“边关的城池都有守城兵将,像咱们会源县这样的城池估摸着也有一个营。就怕这点子人马挡不住北梁疯狗。”

村长斟酌着说:“那县城岂不是也”

“嗯,依我看,咱们靠山村山路陡峭,只要再下上几场大雪,山路一封便可无忧。”

众人呕血,天天求神拜佛,只希望别像去年那样雪灾,明年能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可如今又要盼着老天再来场雪灾。

老天:我好难

“总有雪化的时候,到时又怎办?”

七太爷安抚众人道:“北安府也属边关要地,朝廷总不能眼看着北梁大军一路南下。说不定援军此刻已经在路上,大家放宽心吧。”

“看来咱们住这山旮旯里也是有好处的。别的城镇就糟了。不对,我老闺女嫁可是镇上啊,这,糟了遭了,这怎办呀?”

“是啊,我闺女在张家村,这可怎办?”

这话题一出,就炸了锅,谁家没几门亲戚呀。

李向东看向罗云,就见媳妇微咪着眼养神,嘈杂的环境丝毫没有形象到她。

这媳妇估计压根没想起她外家,罗家村离镇上可不远。

想着连日来的奔波劳累,李向东悄悄挪到罗云身边,轻轻推了推小声说:“你先去睡,这里我看着。”

罗云还真是吃饱了就想睡,一路上虽然不用她操心,可没有顺利到家一颗心还是提着的。

闻言也不矫情,小声说:“那我先去睡了,你们也早点散了,早点休息。”

李向东朝她点点头,上前一步挡她前面让她偷溜。

他也想搂着媳妇睡个安稳觉,可这么多人在,他能溜到哪里去。

“好了好了,都静一静。”

七太爷开口,众人安静下来,等他拿主意。

“这是兵祸,咱也没有法子,明天各自去报个信,让他们到县城亲戚家躲一阵子,要不然接回村也行,大家看着办吧。”

“七太爷,这一接就是一大家子,家里也住不下呀!这可如何是好?”

“挤一挤吧,向东啊,城里那些小伙子今冬还回来住不?”

李向东摇头说:“不回来,就是草棚里可没暖炕,这天寒地冻的只有木板床能行吗?”

“老人和孩子各自接家里头,青壮住草棚,现在只能这样将就。”

“那行,我叫他们明天就空出来。”转头交代罗小弟和麻子说:“阿齐,你明天把东西搬过来住二进院,再去罗家村接你外祖一家过来。麻子明天把人叫上,把草棚里头的东西都搬老宅,以后你们就住老宅。”

见两人答应了,又和七太爷说:“七太爷您看”

“就先这样吧,这段时间大家警醒点,组织人手在村口守着。”

会源县城的县令大人也在组织人手加紧巡防。

守城将领姓王,王千总此刻是焦头烂额。

县令大人也气的直喘道:“王千总你就给个实话,到底有多少人马。”

王千总尴尬的挠头说:“四五百,三四百吧。”

县令大人倒抽一口凉气,指着他说不出话来。

“你,你,你这空响吃的够狠,你就没想过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