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北地大佬的较量(2 / 2)

大人不知,甘厢县,会源县的求援信函已经堆满王某案桌,按理也该派兵增援,可王某手里无人可调。

现如今,会源县有人能与北梁人抗衡,请大人高抬贵手。

就算不为了王某,也该为大人治下的会源县万千百姓能有一线生机啊,请大人法外留情,高抬贵手,王某感激不尽。”

知府大人见自己往日的对头跟他服软,心中暗自得意。

其实他也不是非要揪着这事不放,只是见不得这个莽夫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

虽说他不管军务,可也知道府城的兵马确实不能再往外调,五千人守城都让他寝食难安,再少,他不活命了吗?

会源县无兵可派,再由自己出面阻挠会源县人自救,即使有大皇子做靠山,也难免受到责罚。

再说那些军备就是上缴与自己这个文臣又有何干?

知府大人摆足了架子,才云淡风轻地说:“嗯,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既如此,不知将军有何打算?”

王总兵见事情有转机便道:“依王某之见,不如你我二人手书一封以此为证。再上书朝廷汇报此事。大人你看如何?”

“嗯,王将军既然极力如此,那就依王将军所言。”

王总兵面上一喜道:“多谢大人成全。”

王总兵见事情已成,也不在意生生矮了知府大人一截。

“哈哈,好说好说,就是不知我那侄儿在军中可还长进。”知府大人打着哈哈,话锋一转道。

王总兵也是知趣的人:“哈哈,大人的侄儿英勇,军功必不会少,王某先恭喜大人。”

两句话的功夫便完成了一场交易。

罗云不知王总兵为了她那点子斩获忍气吞声,一让再让。

这会儿正站在高台上看着众人马上对阵。

北梁人冲冲不见一支人马归队,调查之后才知道在会源县栽了跟头。

北梁人对打草谷,这项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也非常谨慎。

通常是先派斥候踩点,再确定不会遇上大顺的大部队才会进行。

打草谷这项事业为北梁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和大量的粮草。

而且这项事业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基本上是打一枪放一炮就跑,没等大顺人反应过来就已经成功逃离了。

收益大,损失小,一直以来的顺利冲昏了他们的头脑。

负责打草谷的这个参将,愤怒的点了一个千总,让其带人连夜绕路到会源县找场子。

千人队伍动静不会小,王总兵接到斥候线报,无奈之下只能从五千守城军中抽调一千人急行军驰援会源县。

北梁千总接到的命令是将这座小县城杀光,抢光,烧光,彻底三光化,为他们北梁英雄报仇,之后再带着物资迅速返回。

对於这次的任务,北梁千总表示毫无压力。

边陲小城,通常有多少人马,北梁人也有自己消息渠道。

大顺兵卒在北梁人眼里就是辣鸡。就体型而言,北梁人天生就比大顺人生的高大健壮。

两军对垒,除非是遇上大顺精锐部队,否则以一敌五不在话下。

北梁千总领着他的同袍站在城外叫阵的时候,王千总也带着他的兵士站在城楼上。

北梁人推着唯一的一架攻城车快速的冲向城门时,王千总也下令放箭。

北梁人搭起云梯爬上城墙时,王千总也下令滚木滚石伺候。

靠山村,村口一颗大树上的小木屋里,望风的小子看见城楼上狼烟四起时,就飞奔着进了李家。

罗云交代一声,守好村子,就一路异能加持速度飞一般的往县城冲。

罗云隐身在城外的一棵树上,估算了一下对方的人马。

从东北角落飞身上了城楼,等城楼上的人反应过来,罗云这帮子人已经欢呼起来,老大来了还怕个球啊!

众人手里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罗云见李向东没事,兄弟们也都没事,放下心来,对一旁指挥的王千总说:

“千总大人,你带着你的人守城,我的兄弟跟我出城迎战,所得斩获归我如何?”

王千总一听这话,简直要给她跪了,眼看都要城毁人亡了,还想着那点子东西。

罗云看着王千总一脸被雷劈了的样子又说:“你要是做不了主,可以和县令大人商量商量。”

王千总这会不想跟这货说话,让崇拜什么的见鬼去吧!

一挥手,身边的近卫赶紧跑下城楼找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正忙着指挥民夫们往城楼上搬运滚木箭羽等物资。

县令大人用他生平最快的速度跑上城楼。

一听罗云的要求,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他的百姓,他的城啊,还有他这条老命啊!

再说那所谓的斩获还在北梁人身上,县令大人有自知之明,凭他们西营三百多兵卒,能守住城池就要先跪谢满天神佛,还想什么斩获啊!

罗云得到县令大人肯定答覆,招呼众人下城楼,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