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经过昨日一战,虽有些热血沸腾,可到底是个安分守己的小猎户。
自小从未有过什么远大报复和理想,在他心里啥也抵不过媳妇儿子热炕头。
县令大人和王千总心中暗骂,参将大人阴险狡诈小人行径,心里头却打着鼓,眼巴巴的等着李向东的选择。
李向东:
我好难。
三双眼睛盯着自己,等答案。
媳妇还一脸好整以暇的欠抽样,心塞啊!
四个大佬他一个也惹不起,小心的斟酌措辞道:“承蒙将军大人看得起,在下荣幸之至。在下只是个山民,无甚见识,在在下眼里,能守住家园,护卫一方同乡,已经是得天之幸了,万不敢奢求功名利禄。”
两位大人悬着的心落了地,瞄了一眼敛了笑容愈发威严的参将大人,
暗自给李向东点了个赞,英雄啊,果然不走寻常路。
无形中李向东的英雄形象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罗云全程围观,这会知道李向东的选择,不愿看着他为难道:“精忠报国是兄弟们应尽之义,可报效朝廷却并非一定要投军。守护会源县也是守护大顺国土。几位大人你们说对不对?”
对,必须对呀!
王千总在自己的顶头上司面前不敢多言,只不停点头以示附和。
县令大人为着自己的前程,性命,还有治下的百姓也要拚啊!
“哈哈,对极,对极。李夫人言之有理,所言甚是啊!”
话说到这里,利诱是行不通了,威胁嘛
参将大人想了想这帮人的战斗力,昨天上千北梁兵马被他们二百多人杀的落荒而逃,斩杀六百余敌军。
这样的金子冲早会发光。
参将大人自负自己也做不到,威胁什么的可以让总兵大人自己来,自己犯不上枉做小人,得罪人。
参将大人怀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脸色和缓的出了县衙,打道回北安府。
会源县暂时安稳,全县人民却沸腾了。
西营的那些民夫踊跃的加入罗云他们的队伍。
罗云来者不拒,养着他们吃喝,但是以后斩获都得归她所有。两位大人欣然同意。
城里的百姓每日准时冒着严寒,跟着槐树巷特意出来教他们的小子们,练起了广场武。
诸事妥当,罗云拖住大刀回了靠山村。
临时居所,人手一把大刀在手,里外罗云还是分的清楚,目前这些才是自己人,有刀肯定先紧着自家人。
随着罗云两处来回奔走,会源县正式启动全民皆兵模式。
粮食一车一车的往西营运,罗云看的心都在哆嗦。
光出不进,不是罗云的风格,於是手底下又新鲜出炉了一批探子,专门打探北梁打草谷的散兵的行迹。
罗云欢快的领着众人奔跑於甘厢,会源两处。
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做着黑吃黑的勾当。
很快,甘厢县的大佬向会源县发出求援,请求会源县县令派人增援并驻守甘厢县城。
一千人的民间护卫队,名正言顺的进驻甘厢县,包吃包住待遇从优。
罗云的黑吃黑事业得到了持续性发展。
北梁人打草谷一事受到重创,北安府府外几县暂时得以安宁。
高阳县坚守城池,等待朝廷援军,北梁兵马久攻不下,退守刺桐,北地战况胶着。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民夫们各自返乡务农。
此时的罗云和李向东带着他的小分队到了晋阳府。
这回带的都是年龄小的那一帮人,最小的只有九岁多。
大的那一帮人在县令大人的强烈要求下留守会源。
在去年住宿的客栈安顿好众人,罗云和李向东梳洗一番就去了张府。
张致远听到小厮来禀,看着已经兴奋的站起身,满眼期待看着他的谷子,好笑的说:“功课等会再做,我们一起去迎迎你父母。”
谷子躬身一礼道:“谢谢张叔叔。”
张致远的儿子张文瑞用手肘轻轻捣了捣走在他旁边的谷子,小声问:“你父亲母亲来了?”
谷子压下兴奋低声道:“嗯,刚刚你不是听到了吗?”
“哦喔,那你是不是要走了?”
“怎么?你巴不得我走?”
“啊不是,怎么会,呵呵!”水深火热的日子要结束了,哈哈哈!
“哼,别以为我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