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痛骂苍天不长眼,谁还与你共相处!”

诗歌传唱到黄河彼岸,赵军人心惶惶。

王翦一边继续慢悠悠修浮桥渡江,一边继续让人在赵国腹地传播这首诗歌。

这时,另一首诗歌时隔十几年,与这首诗歌一起,在赵国唱响。

“鹊鸟鸣於家,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朱襄在秦国;

鹊鸟鸣於道,速速入秦,速速入秦,廉颇在秦国;

鹊鸟鸣於山,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李牧在秦国;

带上家产和家人,速速入秦,速速入秦,贤人在秦国。”

有赵国卿大夫在民间听到此歌谣,双目紧闭,老泪纵横,以《诗经》与庶人所作诗歌相和。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第249章 王翦灭赵国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无奈赵王偃和他父亲都爱这么做,临阵换下廉颇和……还是廉颇。

原本历史中,赵王偃的儿子赵王迁也学了这一手绝活,想要临阵换李牧。李牧让他别闹了,王翦就在对面,换人就完蛋。赵王迁就把李牧杀了。

爷孙三人,一看就是亲生的,连血缘证书都不用开。

王翦慢悠悠渡过黄河的时候,赵军几乎没怎么抵抗,一触即溃。

王翦没有追击残兵,稍稍整军,就朝着邯郸城前行。

秦军带够了粮食,赵地又几乎没有余粮,所以秦军没有就地补给,抢夺赵国的粮食。

他们雇佣当地人运送辎重,甚至还要给对方口粮。

赵人原本很害怕秦军。在得知给秦军干活有粮吃的时候,许多饥饿的赵人忍着恐惧凑了上来。

赵国也是蝗灾重灾区。

经历蝗灾之后,赵王偃没有休养生息,连番攻打燕国。

青壮年被征召,家中早已经饿得没力气的老弱妇孺种不了太多的地。

国内缺少青壮年,但赵王和贵族的徭役还是不会停。越是外部压力大,国内的贵族越是需要用享受来麻痹神经。妇孺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种田的时间更少了。

为了打燕国,赵国征收了很重的赋税。赋税不收土豆之类的救荒粮食,只收容易储存的谷物。妇孺寥寥无几的种地时间只能种谷物,好交齐赋税。

谷物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把翻地、浇水、除草、捉虫、施肥等沉重的农活细致地干好,产量很低。

Tips: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www.52shuku.vip</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爽文 系统 种田文 木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