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邓秀宁竟然收到了一份手抄版本的脂评本。
蔡解放在信里说“我找了全城的书店,都没找到这本书,在图书管里找到了,可是他们不外借。幸好我邻居家有,我就每天上他家抄写,抄坏了我一支“英雄”的钢笔呢你外公给你的,是他给的,我对你说过的话,也是一定要做到的。字迹我尽量做到工整清晰了,希望你能看得清。”
两本脂评本放在一起,一本是书,一本是手抄本,在邓秀宁心里,两个都是沉甸甸的心意。
于是,她忍不住拿去给林琳显摆,林琳翻了翻蔡解放的手抄本,说“抄这么多字下来,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呢”
邓秀宁点头“是啊蔡解放能安安稳稳地坐那么久,也是不容易了。”
林琳笑容似乎有深意,说“人家给自个儿抄估计都不乐意抄,只有给你抄,才舍得这样下力气了。”
邓秀宁说“蔡解放对红楼不太感兴趣,人家就想着飞机火车之类的铁疙瘩。”
林琳笑着摇头说“你还太小,还不能懂。”
这个事儿,林琳和家里人说了,朱凤英又把这个事儿传了出去,于是邓秀宁自个儿没说,李晓红就知道了,还上门来说想看看。
邓秀宁也不小气,拿了两本书出来,给李晓红瞧。
李晓红感兴趣的倒不是书里的内容,而是蔡解放写得满满当当的那一本笔记本,小心翻完以后,她显得有些不高兴。
邓秀宁说“这个书,许多人是提不起兴趣的。你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正常。”
李晓红摇头说“我看不懂这样的书。”
邓秀宁耸耸肩,说“你兴趣不在这里,也就耐不下心看了。”
李晓红没再说别的,也没留下来看书,直接就走了。
邓秀宁想了想,好像在蔡解放回去以后,李晓红就来得少了。果然还是被家里逼着来拉关系的。
有了这本书,邓秀宁的五年级倒是没有那么无聊了。
将红楼梦翻了两遍,邓秀宁果然也没咂摸出什么很深刻或者有意思的东西来。
看来,她还得将书再放放,过几年再看。
五年级结课后,邓秀宁就要去上中学了。朱凤英早已经把初中的事儿打听清楚了,因为中学在城里,来回不那么方便,所以邓秀宁这样的学生是要在学校借宿的。
借宿的话,就要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吃是有食堂帮着蒸饭,但是不帮着炒菜,菜也要自己带。
除此之外,被褥床单蚊帐什么的,也是得自己带的,更别提什么饭盒暖水壶牙刷牙杯脸盆之类的了。
别的都不是问题,家里都买得起,主要是这吃饭的问题。
因为邓秀宁跟着亲妈过得不好,后来又遭了王梅那样的人的毒手,医生也说邓秀宁冬天里容易感冒发烧,就是因为身体底子差的缘故。
所以,朱凤英老担心她吃不好,又要生病。
邓秀宁去上中学的事儿,她早就琢磨开了,“秀丫头这吃饭的事儿,我就是放不下。学校里吃不着新鲜的菜,我听别人都是带腌菜的。腌菜虽然下饭,但是总不如新鲜的好。我琢磨着就这样,秀丫头去学校的时候,就带两天的菜,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去城里,给她送一些新鲜的菜当天吃得,然后剩下两天的菜让她自个儿留着慢慢吃。”
邓秀宁说“我倒是也想吃新鲜的,可是这怎么吃得着啊那菜搁一天就得吃完,再过一晚,也不能吃了呀”
这南边一年到头都挺热的,吃得都不能放太久,太容易坏掉了。所以带到学校去的菜,也不能放太久了。
“这个简单”朱凤英还有些得意的样子,说“咱们平日里吃得罐头,我之前问过别人做法的。他们就是把东西装进去,想法子密封好就行。所以这密封就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密封好,别说放两三天,就是放十天半个月也使得的。”
“要怎么密封啊”
“咱们家有好些个罐头玻璃瓶,都是我平时留下来的。把菜装进里头,再放进锅里蒸一蒸,就能密封好了呀只要你不打开,就没那么容易坏。”
就是利用高温杀死瓶内的那些细菌之类的,又利用蒸汽制造了气压,将玻璃瓶盖压得更紧了,空气就不能进去,这罐头瓶里的菜,也就不容易坏掉了。
邓秀宁想了想,感觉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虽然菜也不像刚出锅的时候那么新鲜了,可是总比只能吃酱或者腌菜要好多了。
朱凤英还说“每一次,准备个四五瓶,你一顿饭就吃一瓶菜,吃完了把瓶子涮涮干净,带回来还能用。”
邓秀宁高兴地说“啊呀,奶奶,你怎么那么聪明呢这么好的主意都让你给想到了”
朱凤英乐呵呵地说“为了你这丫头,我什么法子想不到只要你吃好穿好,我啥都能做到。”
邓秀宁搂着朱凤英的脖子,说“奶奶,你对我真好。要是没有你呀,我的日子可就难过多了。”
朱凤英拍了拍她的手,说“奶奶有你,也才觉着有活着的劲儿呢”
如果不是这丫头机灵,暗暗筹划了认亲爹的事儿,朱凤英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见到亲儿子,什么时候才不被那些人蒙骗了。
许多亲戚朋友都知道邓秀宁要上中学了,都寄来了一些东西。
比如那一卷棉纱布,就是要给邓秀宁做蚊帐的。
邓秀宁拉着棉纱瞧了瞧,说“这个给妞妞和柱子做蚊帐吧,我的用一般的布做就行了。”
柱子是弟弟,大名是邓奎先写了信给他老丈人,请人家赐的名字,小名就是朱凤英取得,学着北方来的几个邻居的习惯,给弟弟取小名叫柱子。一个意思是像柱子一样结实,一个是邓奎先觉得,有成为国之栋梁的意思,所以这个额小名很快就被接受了。
邓秀宁刚开始还觉得有点土,叫多了就觉得还挺好的。
“为啥啊这个棉纱的多轻多透气啊比别的布做的舒服多了”朱凤英不乐意了。
邓秀宁在朱凤英身边坐下,说“奶奶,我这是去上学,会有一些同学一起的,到时候我显得太突出了不好。万一遇到些心眼不好的,直接给我弄坏了,我上哪儿哭去啊”
见朱凤英若有所思,邓秀宁便继续说“那普通布做的,还能挡光,天亮起来了,我还能再眯一会儿,也不用起那么早了。要是用这白色的棉纱,岂不是天一亮我就得起来了”
邓秀宁屋子里也是有着比较厚的窗帘的,就是为了让她睡得舒服安稳一些。
朱凤英觉得也是,说“你这丫头,真是没什么享福的命。”
邓秀宁笑嘻嘻地说“谁说我没有享福的命啊生在这家里,不就是我最好的命吗”
一句话又让朱凤英高兴起来“你这张小嘴啊,怎么那么讨人喜欢啊”
家里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蔡解放时隔一年,又如约而至了。
这次他带来的行礼,可是比上次多多了。
“解放啊你怎么还跟搬家似得啊”朱凤英看着蔡解放大大小小一堆东西,甚至连席子都带了一床,不由得吃了一惊。
蔡解放乐呵呵地说“奶奶,以后啊我就来这边读书啦”
朱凤英和邓秀宁等人还没回过神来“什么”
邓奎先手里拿着一封信,说“蔡政委在信里说,解放升高中了,就在咱们这儿上学。咱们城里那中学,好像水平还挺不错的,所以他觉得解放来这儿读书也不错。”
蔡解放将东西一放,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纸质的东西“奶奶,这是我在这儿住的钱、粮票和布票糖票油票工业票之类的,我妈说了,不能白吃白喝你家的,占你家便宜了。”
朱凤英想推拒,蔡解放说“奶奶,你要是不收,那我就知道带着东西找别的地儿住去了。我现在这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你不收我就不好意思在这儿住和吃啊”
朱凤英只好收了。
那么一大把,蔡解放吃穿用度肯定尽够了。
朱凤英收了钱和票,蔡解放就自个儿去倒了一杯水喝,说“我爸忙得没时间回家,我妈调动以后,也更忙了,两个人都顾不上我,我每次放假从学校回家,家里有八成是没人在的。奶奶你可怜可怜我,就收留我吧”
“那你不想你爸妈啊”朱凤英有些疼惜地说。
蔡解放嘿嘿笑说“想肯定是想的,不过相对于见一面,估计我爸妈更有时间给我写信呢再说了,我不还有假期吗还能回家去的啊。”
娄主任他们有多忙,朱凤英是知道的。先前在军校那边的时候,娄主任一忙起来,就得让蔡解放在邓秀宁家吃饭。
对于蔡解放的到来,邓家人是都欢迎的。
盘算着读书的事情时,朱凤英突然想到“解放读高中的话,也得在学校里住吧到时候也能看顾着秀丫头一些”
蔡解放说“那是当然”
等到去中学报到的时候,驻地还特地派了车,将驻地上的中学生,一起送过去。
这年头,初中也是靠考试的,如果没考上,也没法去读的。
驻地上能去上初中的人,还不到小学毕业生的一半。
到了学校,除了报到,还要安置住宿之类的,忙乱的很。
学校也不准家长多逗留,铺床之类的活儿,得让学生自己来,这时候倡导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类的。
于是,朱凤英他们也只来得及把孩子送到学校,报了到交了钱,就离开了。
邓秀宁自己个儿铺床挂蚊帐,自己找打水的锅炉房,还有食堂浴室等等。都是半大的孩子,就都要学着自己独立生活学习了。
忙完内勤,又通知要去各自的班级集合。
那种中学生活的紧张感,立马就扑面而来了。
邓秀宁去了自己班级的教室,中学教室倒是比小学要显得有学习氛围多了,但是人一多,也显得拥挤了不少。
邓秀宁找了个空位置坐下,一扭头,竟然看到了个一个脸熟的人“是你”
作者有话要说 假期余额是0啦大家快快收心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