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上天入地攻常德
文官们历来以高姿态来蔑视武将的作用,却是同为文官掌兵的王三善不遗余力地褒扬,甚至这褒扬都有些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廉耻了,他们屡屡上书为罪魁祸首请封,天启帝呢,为了和稀泥,竟也给了王三善諡号。
这位便是文官青史笔下的永城三台阁名将之一:諡号忠烈公,王忠烈,又称王大将军。
红朝横戈立马杀敌数十万的彭大将军表示心塞呀,大将军一生百战,令联合国军都闻风丧胆,怎么就和王大将军什么的混淆了呢?
秦良玉心中感慨的是,如果自己的弟弟身边能有天浪这样的袍泽,后路如何会被一股乡兵设下埋伏,秦民屏如何会冤死?
就像今日,天子与她一同剖析尚可喜精锐的埋伏地点,一起同她应对,又主动要求担当攻打常德的重任,这给秦良玉带来的感动,无疑是巨大的。
一件小小的事,在一个从来孤寂的敏感女性心中,或许便是一饭之恩,涌泉相报的认知。
自秦民屏枉死贵州战场后,女军神再没有向朝廷请过战功,而天启帝驾崩后,女军神在经历了广渠门之战和遵永大捷两战的伟大和辉煌之后,也很快便被打发回四川这个西南的角落。
还是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她真的是被崇祯遗忘了。
可能有人会说,秦良玉在四川不是照样打得张献忠罗汝才一次次屁滚尿流?
可是再联想到秦良玉头上的官职,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大明上柱国,太子少保,四川总兵官,官居一品,却是每场战役都要被个二品的兵部尚书甚至是不入流的四川巡抚瞎指挥,造成三万石柱军,一战死伤两万七,这不是笑谈又是什么?
这不是打发又是什么?
所以秦良玉此后再没有自报过战功,哪怕是独子战死,她也没有上书帝王请封。
哀莫大於心死,秦良玉对大明没有心死,有的只是对崇祯的失望。
可是自己却仍然笃行着亡夫死前的‘国虽无道,至死不变’这句话。
直至今日,她终於在天浪的身上看到了大明的希望,这让老人家如何不心潮起伏?
常德城下,硝烟乍起。连日来,清军常德守将高进库守在两面高山三面环水的常德城里是天天挨打,日日应敌。
途径的桃源县只是明军在城外喊了几嗓子,清军便瑟缩着开城投降了,可常德这片人间福地依然在死守。
一夜美酒,喝进三个男人的口,酒喝的不算多,夜却很长,喝一口,聊一会,那酒已不是酒,是寂寞。
常德城下,飞沙走石,风云搅动,广西明军举着云梯,冒着炮火,硬抗着城头抛下的滚木礌石,一次又一次的义无反顾,慷慨而死。
这样的广西军,给天浪和邓凯带来的都是意外,只是身为广西总兵的侯性颇为自得。
全州守城战,给了侯性和广西军虎胆,侯性尚不自知,经过这一战,将士如此勇猛,侯性豁然感到,麾下有这样一支敢打敢拚的广西军,从此后大概是可以摘掉配音演员的帽子了。
“这个常德守将也是奇了怪了,明明是一个汉人,鞑子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能让他如此豁出性命守城?”邓凯摘下斗笠盔,愤愤然骂着。
他气愤的是,一日十二波进攻,常德守将高进库依然毫不退让,十二波进攻只有两次短暂攻上了常德西门的城头,明军进攻势头很猛烈,守军的防御更是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