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的话,长歌不敢苟同,系听他人摆弄的,不是享国的皇帝,是亡国的傀儡。
於长歌看来,朱明皇家的确皆有个性,这个性却也有好的一面。
如臣所认为,大明皇家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中,最尚武的皇族,比起大秦的嬴氏来也不遑多让。”
“哦,长歌的看法,朕倒是有些兴趣,只是不知例如熹宗皇兄,一生只爱做木匠,目不识丁的,是如何尚武的呢?”
“万岁以为长歌在阿谀逢迎吗?”
天浪摆手,“自然不是,只是想听一听你的高论。”
“那好,那么臣便说下对熹宗的认识吧。”
天浪点头,不再打断。
“说来就连万岁的那位木匠皇兄也绝非一无是处的,不单一手好木工做的已是极致,皇权更是把握的牢牢的。
卢天驭最恨权臣,臣也如此,然天启年间,那魏忠贤世间号称‘九千岁’,可他即便是九千九百岁,到头来也还只是个随时可以被杀掉的奴才。”
天浪笑盈盈的问道:“长歌,以你所见,天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
如果是,那他老人家的諡号为什么会是‘熹’呢?
而且据说他是个从不读书的,被称为文盲也不为过,这样的皇帝会成为好皇帝?”
“至少在内忧外患之下,他的篱笆扎得还算稳当,故而臣以为,万岁若能做熹宗第二,也可守成。”
天浪并未觉着史长歌的话是讽刺,饶有兴趣地开口:
“也是,不过说来朕的那位皇兄啊,确实是个文盲,大臣们的奏折从来都是让别人给他读的,他自己就几乎从不动笔,只动锯子,可也没见他把哪位大臣一锯子锯成两段儿啊?这么说来,他还是宽厚的。”
天浪的兴致越来越浓,“朕这么跟你们说吧,天启爷应该不算是个好皇帝,可诚如长歌所说,如果他再长寿一些,大明也绝不至於那么快亡国。
其实不止熹宗很顽皮,朱家的历代帝王,乐子事儿真是多了去了。
朕便说一个熹宗皇兄的故事吧。
天浪先是说书一般摆起了架势,邓凯和史长歌看着也很乐意听他讲。
“话说有一天,几个海外番邦来朝,纷纷进贡了许多金玉器玩,并各自都列了长长的几张贡品单子呈上。
那一天可是个大朝会啊,天朝的文武大臣们少说也有千八百人吧。
藩国的进贡单被呈上来后,先到了魏忠贤的手里,结果魏忠贤一个大字儿也不认识,就郑重其事的将单子送到了咱皇兄的面前。
可皇兄也是俩眼一抹黑,他也不认识,又看到那魏忠贤的气色凝重,就以为是番邦下的战书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