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其实不想走
手里拿的国书一个字都不认识,结果天启皇上把国书和贡品清单甩了一地,然后就拍案而起呀!大怒着说:
‘汝等番邦小国,好没道理!何敢欺朕?明日便挥师讨伐尔等不臣!’
他这一抽风,给那些小国的来使都听傻啦,也吓坏了,赶紧的跑回家又把贡品增加了许多。
他们都认为咱的皇兄高明啊,这索贿要是都到了这个份儿上,那也是没谁了。可大臣们都知道皇帝和九千岁不识字儿啊,可是谁又敢捅破呢,最后都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皇兄又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这财发的好没道理。”
看到天浪心驰神往的样子,史长歌毫不掩饰地投来鄙夷的目光,真有些被他打败了。
“妇寺窃柄,烂赏淫邢,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天浪心中惊道:这些话应该是《明史》里说的,可《明史》是清初修订的,里边的话怎么会从史长歌口里说出来呢?
大概是一种巧合吧,於是天浪摇着头说道:
“何可得哉?确实无可得哉,但是朕并不完全认同你刚才对天启爷的盖棺定论。比如说,孙承宗、袁崇焕、袁可立那都是天启爷提拔的。
孙承宗是大才,袁可立是鬼才,他们一个可为一国统帅,一个可以镇抚一方。
尤其是袁可立为登莱巡抚的时候,被毛文龙颇为依仗,如果没有袁可立,就没有毛文龙,也没有大明火器的发威。
那袁崇焕后来坐镇宁远,也是连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叫他守宁远和山海关,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虽然咱那位皇兄的乳母客氏与魏忠贤玩儿对食儿,又祸乱了朝堂,然而孙承宗和袁可立作为天启皇兄的两位帝师,被皇兄重用为蓟辽、登莱之两大要地,足以说明天启皇兄还没糊涂到家,还是有些识人用人的本事的。”
因为刚刚史长歌口中说出了本应该是《明史》中对天启皇帝的评价,所以天浪不能把对这句话的看法说的更完整一些。
然而明史中有三位大明重臣不被立传,其中之一便是袁可立,历史上水兵先习陆战便是由他最初倡议的,纵观袁可立在任登莱之时,对辽东开疆复土,打得老汗王多年不敢西进。
另两位不被明史立传的人物都是和他有极大关系的,一位是刘兴祚,那是爱新觉罗家的姑爷子,因为被袁可立招降了,所以清人觉得跌份儿不予立传。
还有一位一定就是毛文龙了。
而袁可立和毛文龙不被立传,原因就在於大清皇家对他二人彻骨的仇恨。
有袁可立和毛文龙在,八旗即使再勇武,对他二人的军队也是败多胜少。别说西进入关了,能否最终守住辽东都是问号。
就说为什么后金决定从赫图阿拉迁都后,会定都沈阳而不是大明的辽东首府辽阳做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