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传言说沈阳城是建立在一个大乌龟的背上的,沈阳城的东塔、西塔、南塔、北塔就是这只乌龟的四只脚,是当时的堪舆家谋划,清太宗皇太极下旨建造的。
然而现代地质学家勘测也确实如此,沈阳城地下的地质结构确实是一颗巨大的岩石。
然而辽阳距离沿海的距离太近,明军海上的威胁。然而即使是沈阳,皇太极也是在数次被罢官的袁可立死后的次年,即1634年才敢於迁都,而此时,毛文龙也已经死了五年。然而来自海上的威胁,依然是后金不肯定都辽阳而最终选址沈阳的一大原因,至於锦州与辽阳距离过近也算一个原因吧。
后金并不害怕明军由山海关一路向东的大挺近,因为陆上的行军总会有踪迹可寻,只要瞅准时机,到时候将你的后援一切断,把你一围起来,就只有像松锦之战中的洪承畴和祖大寿那样的等死。
他们最害怕的是明军不知会从何时何地发起的登陆作战。毛文龙曾经趁着老汉王征讨喀尔喀蒙古时偷袭辽阳,迫使老汉王立刻同蒙古休战,回援自己老家。
毛文龙何以如此大胆?老汉王又何以如此惧怕毛文龙攻打辽阳,因为他们都非常了解辽东的地理,毛文龙又总会挑后金最虚弱的地方下死手。
相比较袁崇焕在这方面的知识面儿完全都可以被忽视,皇太极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的时候,袁崇焕完全可以大举进逼辽东,事实上多年来毛文龙就是这么做的。
然而就因为他不了解辽东地形,所以痛失好局,将精锐部队带入关内跟在皇太极的屁股后面兜圈子。
那么说毛文龙就不怕孤军深入偷袭辽阳最终会全军覆没吗?
还真未必,辽阳以东与其近在咫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山山脉,正所谓千朵莲花一座山,每个山峰都像是一朵莲花,一千朵莲花咱就让后金军到里面儿慢慢查去吧。明军一旦发现偷袭不成,又难以原路撤退时,只要钻进千山,后金兵就再也别想歼灭他们了。
所以毛文龙偷袭辽阳虽然未能得手却也吓出了老汉王一身的白毛汗,他又经鸭绿江偷袭赫图阿拉并且得手,还斩首了千余级,看似非常冒险,可现实上却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可以说毛文龙攻占赫图阿拉是他对敌人的兵力部署的弱点和己方的有利条件做了最优化权衡的一次军事行动。
桂林城。
皇帝御驾亲征,一举收复湖广全境的消息传回来后,两宫太后携皇后宫妃决定一同去四望山的定粤寺进香,祈福还愿。
芊芊陪婆母进香,朝中政务也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
最近呢,她还下发了一道比较奇特的诏书,让朝臣摸不着头脑。
这道诏书,要封侯性为南洋宣慰使,命他组建起一支最初规模为2000名士兵、3000名民夫,七艘战船以及十三艘商船的舰队择日出海。
在广东、广西两地随便找一找,七艘战船不难凑齐,想要找到商船更是容易。
可就是想赶侯性下海不太容易,这狗东西陪天浪搞个什么大明皇家西印度公司,明明是想着凑个份子赚些外快,没想到皇后会这么重视他,又封了他一个官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