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第946章 洪承畴的信(1 / 2)

残明霸业 天漄行知 1704 字 4个月前

第946章 洪承畴的信

原因有很多,不过只要想到当年济尔哈朗在九江的江面儿上,在大明水师的眼皮子底下都能溜掉,渡过长江,对於南京的外围防御和攻城战,他都要因此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在没有最后尘埃落定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煽风点火要趁早,让多尔衮多一些公务缠身,大明的南京之战就会多几分胜利的把握。

与此同时,身在九江的天浪,也拿着那封据说是洪承畴的亲笔信正在仔细的读着、思索着。

这封信的内容冗长,不但叙述了洪承畴从松锦大战(公元1641年)至今的遭遇以及所作所为和他一直以来的心路历程,更是痛诉了那些大明曾经的时弊以及对日后大明中兴国策的建议和展望。

还说出了他心中一直隐藏着的对降清的懊悔和对大明发自肺腑的忠诚。他对当年的松锦之战是这样描述的,此战早在宁远以东便已经打响,与清军前出部队的战斗也都是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的,然而洪承畴本不想轻易的继续冒进,他想驻扎在宁远,继而观察锦州的局面。

并早已经多次向朝廷上书:“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

这封奏折已经看出他害怕崇祯怪罪他怯战,所以说解围救锦,时刻难缓,但是死者方埋,伤者未起,总应该让大军修整半个月再继续出兵吧。

不料这封毫无破绽可以挑剔的奏折却被时任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催洪承畴即刻进军,力求速战速决。

崇祯帝更是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兵部尚书与皇帝两人的口头催逼还不够,崇祯又任用了马绍愉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张若麒为职方郎中,星夜前往前线督促洪承畴立刻决战。

迫於无奈,洪承畴只好继续东进,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四月下旬,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率八总兵之师,突进到松山与杏山之间。

四月二十八日,与后金军激战乳峰山,四月二十九日,洪承畴命总兵杨国柱攻克了西石门,西石门虽然被攻克,但是总兵杨国柱却战死了,洪承畴又命山西总兵李辅明代杨国柱执事。

明军的连续且凶猛的进攻虽然遭受了很大的战损,却也使得后金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之打击,让敌人伤亡甚巨,后金军经过明军的连番猛攻,已经近乎於到了大溃败的边缘,更有数位爱新觉罗宗室投降於明军,此后两军继续在锦州外围鏖战。

洪承畴将吴三桂列为此战的首功,说:“吴三桂英略独擅,两年来,以廉勇振饬辽兵,战气倍尝,此番斩获功多。

洪承畴的凶猛攻势使得皇太极动员了一切可以被动员的力量,迫使他通令所有满蒙汉各旗全部丁壮系数集结,准备要与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也许是明军的凶猛攻势以及战局的急转直下,害得皇太极得了重病,让他开始不停的流鼻血。

然而当八旗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后,皇太极又不得不带病急援锦州。

同年七月十九日,鼻子流血不止的皇太极率领八旗全军到达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此后他将大军分别驻守在了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等各处险要地域。